全部文章專區

在外不說話的孩子 - 選擇性緘默

在外不說話的孩子 - 選擇性緘默      

這無疑是一場極為艱難的挑戰…

想像一下,作為一個「靠說話賺錢」的專業人士,卻要面對一個「在外絕不說話的孩子」。在等待區,這個孩子堅持不肯走進治療室,雙腳緊緊勾住桌腳,和家人上演一場拔河比賽。對這個孩子而言,這場比賽是不能輸的。

看著家屬在一番好言相勸後,無奈轉向了語氣中的威脅,孩子依然決意不願在外人面前透露出任何一絲情感。他寧願讓家人氣到失控,也不願意開口。這時,心理師也感到無從下手,不知道該如何改變這種困境,甚至擔心會陷入兩敗俱傷的結果。


我們如何理解這些孩子?

在處理選擇性緘默的孩子時,首先我們需要明白他們的內心世界。他們通常並沒有智力上的障礙,能夠理解周圍的對話與行為,並且在熟悉的環境中表現得相當自如。可是一旦踏入陌生的領域,或是在面對不熟悉的成年人或同儕時,他們的表現便會急劇收縮。他們選擇沉默,拒絕互動,甚至在學校內也可能因為焦慮而不吃不喝、不上廁所。他們的內心其實渴望表現出最好的自己,卻因為深深的焦慮而無法做到。

這種情況常常讓家長或教師感到困惑——「明明能做得很好,為何卻選擇不說話呢?」


如何支持這些孩子?

當家屬發現孩子在評估過程中不回應時,往往會因為焦慮和愛心,想要幫助心理師推動孩子進行表現。然而,這樣的行為卻可能讓孩子的焦慮情緒進一步加劇。常見的方式有:

  1. 空泛的讚美(如「你很優秀、你很棒,別怕」)
  2. 舉出過往的好表現(如「你看,之前你做得多好,這個沒問題」)
  3. 提醒孩子在測驗中要努力表現(如「進去後好好做,你可以的」)
  4. 提醒孩子多說一點,讓心理師幫助他(如「如果有困難,告訴心理師」)
  5. 提出威脅或處罰(如「你再不動作,我就要走了」)

這些方式,雖然出於好意,但對於有選擇性緘默困難的孩子來說,往往適得其反。事實上,這些孩子的焦慮核心,正是來自於對「社交互動」和「表現被評價」的恐懼。這樣的行為只會讓他們更加無法面對自己內心的焦慮。


那麼,我們該怎麼辦呢?

或許我們不試圖強迫孩子立刻改變反應,而是應該耐心陪伴他們,提供一個不會讓他們感到評價壓力的安全空間。讓互動從非語言開始再循序地朝向言語表達
那天,我邀請孩子牽著家長一同到新環境中探索,孩子同意了,我也知道後續沒問題了,因為孩子已經開始配合我的指令。
在互動過程中我仔細地注意孩子的"想要",自然而然的加入遊戲,整堂課程雖然他沒說過一句話,但我們互動的很自然,即使家屬離開治療室時,孩子也只是看了一眼。
其實孩子不是不想玩、不想說話,而是過於緊繃到說不出話、放不下心玩~~直到孩子對他人及自己都夠有信心,那自然而然就能好好表達了。

 

文/臨床心理師:邱亮儒